新型冠状肺炎 –中医防疫
中医强调“天人相应”观点,也就是说气候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状态及细菌病毒的滋生,除了新型冠状肺炎(COVID-19),全球多个国家也发生相应的区域疫情,如菲律宾的H1N5,马来西亚的A型流感,希腊、印度、缅甸、巴西的甲型H1N1流感,非洲的不知名病毒等。
宇宙间“风气”无处不在,呼吸更加无处可避。病毒在空气中自然传播开来,所以才会发生这么多的无接触发病案例。过了2月4号立春,即正式从己亥年进入庚子年,气候也从“寒湿”偏重,转入今年初的“风”偏旺,所以新型冠状病毒蔓延迅速,引发了全球的恐慌,治疗上也起了较大的变数。从立春节气开始,在未来2个半月内(根据中医气候人文推测学),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还会持续蔓延,所以不能掉以轻心。中医向来强调,预防胜于治疗,所谓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恐慌只会加重心里负担,影响身心健康。
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传染性高,属中医“瘟疫”,常发生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,如冬天的寒冷度出现变化,当出现比较温暖的气温时,中医称之为暖冬,容易出现病毒的滋生。传统中医古书《黄帝内经》已经记载着“瘟疠”的内容与防范措施。因此防控疫情应有中医思维,发挥中医优势,要“辟瘟”、“净秽”、“普济”,即有预防措施,要环境消毒,并指导广大民众一般常用的通治方法与健康防范方法。所以民众应以预防为主,外用芳香避秽,内服药以提升免疫力为重点。
由于气候的因素,病毒症状表现已从“寒湿”(湿重,脾虚消化功能弱)转成“风”为主,但依然含有湿的因素存在,容易耗气也影响胃肠系统功能。
能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,最先感染的一定是人体的呼吸道粘膜系统和淋巴系统,而不会直接进入器官,因此,戴口罩是最基本的第一道防线。肺是很“娇嫩”的器官,受点凉和热都会咳,咳嗽是身体排毒的途径,当感受病邪时身体就会及以咳嗽或喘来排寒或热,或通过腹泻、便溏来排出,所以就会有发热、发烧甚至腹泻的现象。
人体感染病毒后会不会发病?中医认为这是由“脾”所决定(现代医学所谓的免疫力)。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期时会有疲倦、人昏昏沉沉、腹胀、打嗝、嗳气、恶心、干呕、胃口偏差,甚至容易腹痛、腹泻或大便偏烂等胃肠症状。这是因为当人体受含病毒的唾液所感染时,最先受累的是脾脏,脾脏受损之后,如果不能及时给予调理补益,接着就会影响肺脏,导致肺受损,出现肺部的病变。如果我们及时发现这些先兆,及时补脾益气,就有可能中断其向肺部发展的这一环节。
所以无论湿气偏重还是风气偏旺或风热,最后受影响的还是脾胃消化系统,即免疫力。预防与治疗要以健脾胃、补益脾胃为主,尽量少用增加脾胃负担的治疗方法与药物,如苦寒的药物。脾胃功能一旦减弱,人的精力无法集中,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,容易遭受病邪侵犯。肺炎的死亡率之所以高,主要是治疗只专注在抗病毒药剂、激素等针对病毒治疗,进一步损害了脾胃功能。
潜伏期常见疲倦、人昏昏沉沉、腹胀、打嗝、嗳气、恶心、干呕、胃口偏差,甚至容易腹痛、腹泻或大便偏烂等胃肠症状。当出现这些肠胃症状时表示脾气虚湿重,免疫力低下,可以先以服用安济乐或藿香正气散祛湿,然后再就医治疗。
初起或轻者则是出现上呼吸道粘膜感染症状,感冒、咳嗽干咳、发烧、疲倦乏力,或伴见鼻塞、流涕,咽痛和腹泻。
中期时发热不退或寒热交替阵发,咳嗽少痰或有黄痰, 腹胀便秘,胸闷气促,咳嗽喘憋,动则气喘。
肺炎期或危重期,胸闷,呼吸困难,双肺出现肺炎(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)甚至休克,死亡。
此疫情属中医疫病范畴,中医辨证论治一般依各地或各国情况、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来进行治疗与防范。
在此呼吁大家,做好个人防范措施,“预防胜于治疗”才是此刻最有效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