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、西医是如何看待痛经的。
西医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。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月经初潮不久之后就出现的痛经,是由于子宫收缩引起的,一般在生育后会自行缓解;继发性痛经则指月经初潮好几年后才出现的痛经,可能有逐渐加重的趋势,一般由一些妇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、子宫腺肌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。
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痛经的发生机制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。中医认为“不通则痛”“不荣则痛”,气血不通畅或不足以濡养血脉和脏腑,都可以导致痛经,而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的常见原因有肾虚、寒凝、气滞、湿热、气血不足。
若月经期有轻微小腹坠胀感,不影响生活,属于正常生理表现;若是痛经剧烈难忍,影响生活和工作,就需要认真看待。中医讲究“辨证论治”,对证调理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。不同体质的女性,不同证型的痛经,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一样,有效的缓解方法也有区别,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杯热水就能缓解,有的人每天喝红糖生姜水也痛经。
以下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痛经证型及调护方法:
1.寒凝血瘀
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,月经量不多,色暗,有血块,怕冷或手脚冰凉。常见于阳虚体质或平时爱吃生冷的女性。
调护方法:痛经时用热水袋温敷下腹部;适当饮用热水或更有散寒效果的红糖生姜茶;睡前1小时温水泡脚15-20分钟,加入艾叶、香茅可加强散寒功效;日常避免进食生冷、寒凉食物。
2.气滞血瘀
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,伴有乳房、胸胁胀痛,月经周期可能延后,月经不畅,量较少,或是经期长,月经结束时出现几天阴道少量出血才干净,经血色暗,有血块。多见于平时压力大、情绪急躁或抑郁、有熬夜习惯的女性。
调护方法:日常适当服用四物汤、玫瑰花茶;睡前1小时温水泡脚15-20分钟,加入鸡血藤、川芎;保持情绪舒畅,规律作息,锻炼身体。
3.湿热内蕴
经前或经期小腹痛,可能出现下坠感、痛连腰骶,经量多或经期长,经色鲜红,经血偏稠或有血块,经期怕热或自觉发热。湿热内蕴的女性一般白带较多,色偏黄,平时可能容易上火、怕热。
调护方法:食疗可选择生地汤、薏米山药粥,或金银花、菊花、栀子花等泡茶;睡前1小时温水泡脚15-20分钟,可加入黄芩、黄柏、栀子;减少肥甘厚腻食物的摄入,均衡饮食,适当锻炼身体。
4.肾气亏虚
主要表现为月经后期小腹隐隐作痛,月经量少,色淡红,经血偏稀,腰酸或腰痛。肾气亏虚的女性平时可能还出现头晕、耳鸣,白带极少,甚至没有白带。
调护方法:多摄入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豆、黑芝麻、桑葚、杜仲、枸杞等,可选择白凤丸作为调理。
5.气血不足
气血不足痛经的表现与肾气亏虚痛经相似,皆为月经后期小腹隐痛,月经量少,色淡红,经血质稀,但气血不足的女性伴有乏力、失眠、头晕等。
调护方法:日常服用八珍汤、四物汤、桂圆红枣茶、党参红枣茶等补益气血,亦可服用白凤丸作为滋补。平时也应顾护脾胃,减少进食生冷,适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。
无论哪一类型的痛经女性,都应该注意日常保健,如规律作息、锻炼身体、减少酒精和生冷饮食的摄入、均衡饮食等。若通过以上方法未能有效缓解痛经,或出现痛经逐渐加重、受孕困难,应尽早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,以免耽误病情。
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,相对男性而言,女性是阴柔之体,在各个年龄阶段多重视身体的需要,平衡阴阳气血,才能更健康绽放!
作者:何俐颖中医师
余仁生中医诊所